新市场环境下4s店面临的“危”与“机”
于宏伟从成本、市场环境、国家政策、厂商关系四方面分析了当下4S店的处境,可谓是危、机共存。
分析看来,国内4S店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,但国内汽车售后市场中,4S店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,原因为何?于宏伟认为,这是因为国内的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,特别是在后市场,违法犯罪的成本低且没有后遗症,这也导致了后市场“散、乱、差”的市场格局,而4S店规模大、投入高,又拥有厂家的品牌背书,自然备受车主们的信赖。
上门保养是否可行?
相关数据统计显示,在中国汽车每年销量2000万台左右,每年4S店在保与出保客户流失率在20-30%以上,而且还在持续下降,也就是说,每隔3年就有约1000万台车的客户流失出4S店。
客户为什么不断流失?他们又流向哪里呢?于宏伟从4S店的固有劣势进行了分析:
首先,4S店价格高,高昂的建店、维护成本必然会导致4S店的价格凌驾于消费者之上,因此部分车主会流向价格低的街边店;
第二,4S店服务范围小,不可能一家4S店覆盖到整个市的客户,因此部分车主流向服务范围广的连锁快修;
第三,时间成本高,前往4S店不仅要面对距离较远的问题,还有可能遇到交通拥堵,因此部门车主选择了省时间的上门保养;
第四,品牌专修,服务的品牌少,因此部分车主选择了综合修理厂。
那么,4S店的售后业务应该如何转型创新,解决上述问题?庞大提出的解决方案是“庞大养车”——“整合4S店线下资源+建立互联网线上平台”。
曾经有不少互联网创业公司试水上门保养业务,这其中折戟者众多,也引发了行业热议:上门保养是否可行?庞大此番入局上门保养,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?对此,于宏伟解释道,之前创业公司的上门保养业务为什么纷纷宣告失败,主要原因还是保障能力太“弱”:售后服务配套体系繁杂、服务质量难以标准化,创业者往往利用投资者的钱进行盲目的网络建设,服务团队参差不齐,配套体系跟不上,一旦钱烧光了,自然无法继续。
但上述问题对于庞大而言都不是问题:拥有固定的4S店厂家认证技师、认可的专业4S店服务、稳定的配件供应体系,4S店坚实的网络基础,保障能力“强”。于宏伟表示,过去大家总以为O2O是从线上向线下延伸,但庞大认为,后市场的O2O一定是从线下向线上延伸,没有一个强大的线下基础,线上体系很难向发展线下业务,而线下体系的建设,也绝非是烧一笔投资、花一两天时间就可以解决的。
整合、互联、共赢
庞大养车分为“线上营销”和“线下服务”两部分。线上营销以互联网和大客户为主,其中互联网是指与京东、天猫、微信、淘宝等线上平台对接,实现让客户触手可及;大客户则是与人保、中银保、驾校、二手车平台强强联合,展开合作;线下服务则分为上门服务和到店服务,其中上门服务以常规保养、大保养、空调清洗、全车检车、小精品销售为主的高频项目,到店服务则包括全面维保、钣喷、保险、精品等低频项目。
于宏伟表示,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、互联,可以帮助4S店引流,帮助电商等平台增加收益,满足车主省钱、省时、有保障的用车需求,最终达到4S店、电商、庞大养车、客户之间的四方共赢。
自今年4月庞大推出庞大养车至今,已经在23城市开通了上门保养,64个城市开通了到店保养;可谓低成本高效率。2016年底单月服务台次可突破6000单,2017年单月突破20000单,并计划在3年内单月突破6万单。
于宏伟表示,庞大的目标是打造三维立体的服务体系,未来还将针对城乡、小区开设连锁快修业务,最终形成以4s店平台为基础,以线上营销上门保养为手段,以连锁快修为补充的三维立体服务体系。